车辆工程(四年制)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历史沿革
车辆工程(四年制)本科专业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21年上海交通大学的铁道机械专业。1974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20世纪80~90年代本专业先后在上海铁道学院(大学)以铁道车辆🏌️♀️、内燃机车和电传动等三个专业招生,在近百年的专业发展历程中为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车辆工程专业是1981年首批硕士点之一🚝,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0年上海顺盈娱乐平台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上海顺盈娱乐平台⚅,为了适应我国的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从2005年开始🟰,设立车辆工程(四年制)本科专业,重点培养轨道车辆设计与集成、电力牵引与控制💂🏼、健康管理与安全等知识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
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
课程性质 |
| 学分 | 比例 |
通识课程 | 通识必修课 | 37 | 22.6% |
通识选修课 | 8 | 4.8% |
大类基础课程 |
| 31 | 19% |
专业课程 | 专业基础课 | 29 | 17.7% |
专业必修课 | 10 | 6.1% |
专业选修课 | 8 | 4.8% |
实践环节 | 39 | 23.8% |
个性课程 |
| 2 | 1.2% |
合计毕业学分 |
| 164 | 100% |
注:军训2学分🎅🏼,属于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共计41学分🤸🏽,占比25%。
四🧑🏽🔬、专业培养标准
方面 | 内 容 | 目标要求及相应课程 |
德 | 1👨🏿、道德修养 2、民族精神 3、理想信念 4、人际交往 5、国际视野 6、团队合作 | 1、遵守基本社会行为准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立自强🙍♂️,竞争和谐;坚持真理🚣🏻♂️,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公正公平。选两课🤽🏻♀️、形势任务课以及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2👨🏼🦲、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以国家的富强为己任,以民族的强盛为人生的奋斗目标⚒🍡。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选两课、形势任务课以及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3🧨、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两课🧗🏻♀️、形势任务课以及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4、善于处理个人与集体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善于交友🤷🏼,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宽容大度。选两课🖖、形势任务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5🌆、能了解国际发展历史🪬,能正确分析现状,关心国际大事👨🏽⚕️,自觉的开放意识,开放的国际眼界🕓。选两课🕍🛍、形势任务课以及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6、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大局意识和社会服务精神。选两课、形势任务课和心理素质拓展以及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
智 | 1、数学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 3📠🦸♀️、人文科学知识 4、专业知识 5、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6、前沿进展知识(国内外) 7、终身学习能力 8、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9🙌、逻辑思维能力 10、现场工作能力 11、实验室工作能力 12、表达、交流能力 13🥈💦、通用技能(包括通用办公技术🟨、信息与通讯等) 14🦹🏼♀️、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 | 1👲🏼、通过学习高等数学B👩🏻⚕️、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知识达到具有扎实的工程应用数学基础。 2、通过学习普通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路理论🫰🏻、电路实验👨🏽💼🧑🏻、普通化学🧏、C/C++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画法几何、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振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达到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 3、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达到掌握基本的人文科学知识。 4☮️、通过学习专业导论(智能交通于车辆)与轨道车辆设计🕑、制造有关的专业知识📳,如轨道车辆构造与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轨道车辆设计🫱🏽🍸、轨道车辆健康管理、电力牵引及控制系统等课程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5↔️、通过学习轨道车辆动力学👳♀️、轨道车辆噪声控制技术、轨道车辆制造技术、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轨道车辆电气🧑🏽🎄、微控制器原理与接口技术🔊、运筹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课程掌握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6、通过学习工程热力学👈🏻、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新能源技术、智能轨道交通等掌握有关当代的车辆工程知识及铁路发展的方向😣,如高速🙅🏽♂️、智能铁路技术、轨道交通创新和新交通系统等。 7🤾🏽♀️、具有对新知识的接受欲望和理解能力,特别是对专业知识的发展敏感性和前瞻能力🖼。 8、能在实践中通过试验、分析、归纳发现关键问题🖖,并能通过科学理论分析问题的根源,采用合适工程方法处理问题。 9、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快速处理现场复杂的问题,正确判断。 10、能适应现场工作环境,适应与上下级人员的沟通👨🏻🔧、合作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能力。 11、能熟练应用多种仪器设备测试分析专业有关的试验任务,如应力🦸🏼♀️、振动🕦🏄🏻、压力🫛、温度🚶🏻➡️、速度等🀄️🤸🏽♀️。 12👨🏽🌾、具有与同事👬🏼🧚🏿♀️、现场人员相互沟通交流技术问题的能力,善于运用口述📀、文字🤚🏼、电子PPT文稿🧽、电子邮件等不同形式的表达能力。 13、具有应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较强能力🖐🏽,编写电子文档、表格、电邮、基本的图像处理,能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关信息和软件,并能快速应用👨🍼🈴。 14🧑🏻🦳、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懂得基本的组织领导方法要领,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
体 | 1、身体健康 2、心理健康 | 1💢、身体健康🥂,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能自觉积极锻炼身体,开展有益的活动,选体育课👬🏻,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心理健康,能够悦纳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 |
美 | 1、美学教育 2🧙🏿♀️💆🏿、审美素养 3👨🏿🎨、艺术修养 | 1、掌握基本的美学知识,能够结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艺术实践类课程或活动达到对科学之美、自然之美以及社会之美的辨别,达到对同济校园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高度的家国情怀。 2🔓、掌握基本的审美知识,具备较高审美意识和较强审美能力。 3☸️、通过美学教育🤦🏼♂️💖、审美素养以及艺术实践的开展与参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艺术创造能力😪、对社会和生活的艺术感受力以及相应的艺术鉴赏能力。 |
劳 | 1🐬、劳动价值观 2、劳动态度 3👩🔧、劳动技能 | 1🍳➙、通过金工实习、寒暑期专业实践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进行实操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2、以课程思政👈、思政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 3🧗🏼、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构造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
五🌮、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适应未来轨道交通发展👨🏽🍼、掌握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宽厚的机电工程基础😫🌖、全面的轨道车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能从事轨道车辆设计及集成👱♀️、电力牵引与控制、健康管理与安全等领域的设计开发、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毕业五年之后能独立开展相关工作的专业骨干📮。
六、毕业要求
根据培养方案要求修满164学分🙏🏽。
具体要求如下:
6.1 思想道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真理,崇尚科学🧝♀️。
6.2 科学与工程知识应用💯🗡:具有从事轨道交通车辆研发和运用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额复杂工程问题🩰;
6.3 分析问题⛑️:能够应用车辆工程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文献研究及调研,对车辆工程特别是轨道交通车辆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与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6.4 设计与开发:能够应用车辆工程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6.5 研究与创新🏃:能够基于未来轨道交通发展,以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车辆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包括设计实验👨🏼🏭、实验创新、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6.6 国际交流与沟通:能够就轨道交通领域的车辆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沟通。
6.7 团队合作🫨:以轨道交通工程为背景🤷🏽🐹,能够在轨道车辆多学科的研发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6.7 工程伦理与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并以轨道交通车辆为对象,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6.8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轨道交通领域复杂的工程问题,特别是车辆工程技术和运用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6.9终身学习🛳:锻炼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以及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6.10 身体健康👨🦯➡️🔳: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
七、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
八🫱🏽😂、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材料、机械振动、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检测与故障诊断🛝🤸🏻♀️、轨道车辆构造与原理🎥、轨道车辆设计、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牵引及控制系统、轨道车辆健康管理等。